
8月8日至9日,中国科协第十八期“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巾帼科技创新沙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举办。本期沙龙以“凝聚她力量,破局种业芯” 为议题,通过学术报告、圆桌对话、交流分享和考察参观等形式,分享了种业领域前沿科技,集中展示了我国女科技工作者在饲草、园艺、大豆、玉米等作物种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并就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享了经验。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国际组织等领域的近50位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参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翟虎渠教授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农业科技领域的突出贡献,激励她们要勇于创新、攀登高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翟虎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
学术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院士、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段巧红教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英慧研究员、先正达集团北京创新中心总裁陈希博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普莉研究员五位巾帼专家,分别以“新型豆科饲草育种与应用”、“跨越物种界限:大白菜远缘杂交的挑战与突破”、“大豆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From Gene to Product: An Overview of Plant Biotech Pipeline”、“玉米响应高温胁迫的遗传调控机制”为主题,围绕作物育种及生物育种产业化路径,分享种业发展前沿成果,共谋产业突破路径,激励与会女科技工作者破解“卡脖子”难题。

▲曹晓风院士

▲段巧红教授

▲李英慧研究员

▲陈希博士

▲普莉研究员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农村发展卓越中心政策研究主管贾焰主持圆桌对话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邱丽娟、大北农集团创种科技副总裁李军民、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监事长王琴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普莉等专家学者,围绕“破壁·生长·赋能——构建女性科技人才全周期发展生态”议题展开讨论。与会巾帼专家共同探讨了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路径,并就破除职业发展壁垒、优化科研生态等议题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分享交流环节由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张玉梅教授主持。与会嘉宾逐一介绍了各自团队的研究方向与合作需求,并以分享科研成果“礼物”的形式增进友谊,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张玉梅副校长




与会人员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成就展、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生物技术平台中心及表型平台进行实地调研,近距离了解国家种业科技创新进展,为种业创新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与交流平台。

本次沙龙旨在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战略,充分激发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种业领域的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科技力量。沙龙由中国科协女科技工作者专委会指导,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支持,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