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在华成种业实践锤炼现代种业真本领

 更新时间:2025-09-04 17:04

这个夏天,一批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将课堂从渭水之滨搬到淮北平原,在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为期30天的教学实习。他们深入育种研发与生产一线,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亲身体验了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宏伟事业提前储能。


深入产业一线,触摸种业脉搏
 
实习期间,同学们被分配到公司核心研发部门——天益青科研所,深度参与了多项关键环节。
考种实验室,同学们操作电子自动分选仪、千粒重测定仪等精密设备,对上万份小麦、大豆样本进行严格的质量评测和数据采集。“课本上讲变异系数是衡量种子均匀度的关键指标,但只有亲手测过上千份样本,才对‘±7%’这个数据有了肌肉记忆,”一位同学感慨道,“每一个数据都关乎着农民最终的收成,这让我们对‘精准’二字有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杂交育种圃,同学们迎来了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大豆人工去雄。在38度的高温下,他们手持镊子,在显微镜般精细的操作中,学习以45度角斜切入花萼,精准剔除雄蕊而不损伤娇嫩的柱头。从最初的生疏到最终实现91% 以上的操作合格率,同学们不仅磨练了技艺,更深刻体会到育种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参观现代化工厂,感受科技赋能
 
为了让同学们全面了解现代种业,企业还组织参观了年产10万吨的智能化加工厂。从震撼的种子烘干塔、全自动包衣生产线到先进的二维码溯源系统,同学们亲眼见证了一粒种子从收获到成为商品的全过程。尤其是看到每一袋种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扫码即可追溯其亲本来源、生产基地气象记录和仓储物流全过程时,大家真切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如何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底气更加充盈。 

校企协同育人,共育强农英才
 
“这次实习让我们跳出了书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育繁推一体化’。”一位同学在总结会上分享道,“我们不仅学会了操作仪器,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种子,这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华成种业的导师们对西农学子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理论基础扎实,吃苦耐劳,善于思考,展现了新时代农科学子的优秀风貌”。这种深入的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打通了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行业经验,也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创新活力。
据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秉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此次与华成种业的成功合作,是学校推动产教融合、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为未来更深入的科研合作与人才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批学子在江淮大地上的实践经历,必将成为他们未来投身民族种业振兴事业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动力。